◎ 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
◎ 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
◎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
详细字义
◎ 了 le
〈助〉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used after the verb or adj. to indicate completion]。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词性变化
◎ 了 le
〈语气〉
(1) 表示肯定语气 [indicates future certainty]。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indicates the speeding up or stopping]。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indicates interj.]。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基本词义
◎ 了 liǎo
〈动〉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of hand) bend]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understand]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end]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①][liǎo]
[《廣韻》盧鳥切,上篠,來。]
(1)手弯曲。见“了尦”。
(2)决断;决定。
(3)完毕;结束。
(4)聪敏,颖慧。
(5)了解;明瞭。
(6)清楚;明晰。
(7)指明亮,光亮。
(8)胜任。
(9)亏损。
(10)副词。与否定词连用。完全;皆。
(11)副词。极其,非常。
(12)副词。终究;究竟。
(13)放在动词之后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②][le˙]
(1)助词。表时态。表示动作或变化的完成(不论事实或虚拟、过去或未来)。
(2)助词。表时态。用在重叠的动词之间,表示短暂之间动作的重复。
(3)助词。表语气。表示肯定或确定某种情况。
(4)助词。表语气。表示祈使。
[③][liǎo]
“瞭1”的简化字。
[④][liào]
“瞭2”的简化字。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 清朝·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唐朝·黄升《鹊桥仙·春情》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清朝·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宋朝·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宋朝·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宋朝·张炎《清平乐·采芳人杳》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宋朝·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唐朝·杜甫《望岳》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唐朝·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宋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