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详细字义
◎ 八 bā
〈动〉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part;leave each other]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词性变化
◎ 八 bā
[数]
(1) 七加一的和 [eight]
八,数也。——《玉篇》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八音克谐。——《书·舜典》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the eighth (8th)]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①][bā]
[《廣韻》博拔切,入黠,幫。]
(1)数词。七加一所得。
(2)常表次第,指第八。
(3)谓“八”字形。
(4)姓。明代有八通。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宋朝·李清照《题八咏楼》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唐朝·李贺《美人梳头歌》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朝·杜甫《百忧集行》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唐朝·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汉朝·卓文君《怨郎诗》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唐朝·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三君八覆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宋·王正功《独秀峰石刻其一》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清朝·袁枚《独秀峰》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唐朝·杜甫《寄韩谏议注》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唐朝·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