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藉;不能读作“jiè”。
成语释义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成语用法
声名狼藉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辩形
声名狼藉与“身败名裂”有别:声名狼藉侧重于形容名誉;“身败名裂”侧重于形容下场。
成语典故
- 秦始皇死后,中东府令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篡改遗嘱,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赵高逼大将蒙恬自杀,同时令其兄弟蒙毅自尽。蒙毅说:“从前秦穆公杀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夫差杀伍子胥,他们在诸侯中声名狼藉。”
成语造句
1.该地区因土匪、无赖和奴隶贩子猖獗而声名狼藉。
2.这并不是说阿姆斯特丹素来吸引游客的那些声名狼藉的地方不复存在了,我站在一个户外小便池时便意识到了这一点。
3.这位国会议员的行为已使自己以及他的家人蒙羞;他发送给那些妇女的信息真是没羞没臊,他的名声用声名狼藉来形容也不为过。
4.美军官员说,中国劳工建造了伊拉克的“前进运动皇宫本部”的所有设施,包括声名狼藉的旧政权使用的刑拘中心。
5.钟明在松江阁战败后,一切瞬息万变,曾经发誓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兄弟姚林被他害得声名狼藉,家破人亡,最后抱恨黄泉。
成语翻译
英语:have a bad name
日语:名声が地を掃 (はら)う
俄语: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дурной славой
德语:berüchtigt <in schlechtem Ruf stehen>
字义分解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 占有:不名一文。
◎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