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大名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dǐng dǐng dà mí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ABC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出处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成语辩形
鼎鼎大名与“大名鼎鼎”有细微差别;如果语意重心;在“大名”上;并作主语时;就只能用鼎鼎大名;而不能用“大名鼎鼎”了。如“岳飞的鼎鼎大名谁都知道”中的“鼎鼎大名”就不能换作“大名鼎鼎”。
成语造句
1.在可以容纳一万五千名观众的马戏篷内,鼎鼎大名的长脚小丑罗雅卡斯正从一辆很小的轿车里出来。
2.声名狼藉常被误认为鼎鼎大名。
3.这些鼎鼎大名的恐怖分子很多即将面临审判,而且可能被判死刑。
4.在我们学校,约翰逊教授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
5.如果你没听说过口袋妖怪的鼎鼎大名,那么过去十五年里你一定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成语翻译
英语:a great reputation
日语:赫赫(かっかく)たる名声(めいせい),名にし負う
俄语:знаменитый
德语:sehr berühmt <von groβem Renommee>
法语:très connu <bien renommé>
字义分解
◎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 锅:鼎罐。鼎锅。
◎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 占有:不名一文。
◎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