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弟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wán kù zǐ d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子;不能读作“zì”。
成语释义
旧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纨:细绢;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成语出处
《宋史 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成语辩形
纨绔子弟和“花花公子”都指服饰华美;只会享受的富家子弟。纨绔子弟偏重在只知享受;不知劳动。“花花公子”偏重在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成语造句
1.他回到家乡,乡亲们都来纨绔子弟。
2.他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3.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那些好吃懒做纨绔子弟的生活写照。
4.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5.这个纨绔子弟,只求快意,一掷千金都不当一回事。
成语翻译
英语:playboy
日语:仕事(しごと)をしないでぜいたくな生活(せいかつ)をする富豪(ふごう)の子弟(してい)
俄语:золотáя молодёжь <сноб>
法语:jeune homme de famille riche <gandin>
字义分解
◎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 姓。
◎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古同“第”,次序。◎ 古同“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