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可怜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chǔ chǔ kě lián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ABC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怜;不能读作“línɡ”。
成语释义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成语用法
楚楚可怜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非常可爱。
成语典故
- 晋朝时期,孙绰作《遂初赋》明志,在畎川建房隐居,房前种一株松树,亲自浇灌。邻居高世远看见说:“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孙绰说:“枫树、柳树虽然长得合抱那么粗,又能派什么用场呢?”
成语造句
1.想不到大名鼎鼎的企业家,竟是一位楚楚可怜的女子。
2.她装出楚楚可怜的样子,来博取人们同情。
3.表姐我还没吃早餐呢!小表妹楚楚可怜地说。
4.小妹俊俏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5.那隻小猫楚楚可怜地叫着,十分惹人疼爱。
成语翻译
英语:delicate and touching
字义分解
◎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 中国春秋时国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剧。
◎ 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 清晰,鲜明,整洁:清楚。衣冠楚楚。
◎ 姓。
◎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 尽,满:可劲儿干。
◎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 姓。
◎ 哀怜:怜悯。怜恤。可怜。同病相怜。
◎ 爱:怜才(爱惜人才)。怜念。怜爱。爱怜。怜香惜玉(因香、玉可供玩赏,使人起怜爱之心,特指对女子的爱惜)。顾影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