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见怪不怪主谓式;作宾语、状语;形容遇事沉着。
1.这种“变色龙”早已在中国媒体中见怪不怪。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有价值”广告客户的宣传软文。
2.心中虽然有些吃惊,但此刻的谢涟已经见怪不怪了,在林语夕的记忆中,这个世界甚至有起死人肉白骨的灵丹妙药,比之它们,瓷瓶中药散的功用也就不值一提了。
3.其实,敢邀他的制作单位,早就见怪不怪,强叔怪僻特多,比方说请他吃饭,决不能有“冷盘”,因为强叔认为,吃冷盘会倒嗓。
4.身在上海的我们也许感受不到干旱的威胁,对于黄梅时节的阵雨也已见怪不怪。
5.没有“每事问”的精神,看一切都司空见惯,即使问题找上门来、摆到面前,也会充耳不闻,见怪不怪,使思想工作陷入被动。
英语:face the fearful with no fears <become inured to the mysterious>
日语:怪異(かいい)を見ても驚(おどろ)かない
法语:ne s'étonner de rien <garder son sang-froid devant l'insolite>
唐僧三护白骨精(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