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白纸黑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有文字凭证。
纸;右边的氏不能写作“氐”。
1.口说无凭,白纸黑字签字画押吧。
2.王小姐不以为然,白纸黑字签下去,艺人心里都有一笔账。
3.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但是全村无论穷户富户都约定俗成。
4.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浸透在白纸黑字上的生动的悲喜,切肤地感觉到,在那样一个唯唯诺诺的苟且年纪,伤情似乎是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我们脆弱的主观承受力无限夸大的非难,我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
5.翻开人教版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科书,“白纸黑字”居多,部分页面有彩色插图,只有最后几页的生字表上附上了蓝、黄、绿三种底色。
英语:black and white <in black and white terms>
俄语:чёрным по бéлому написано
德语:schwarz auf wei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