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rén yán kě wèi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
《诗经 郑风 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成语典故
- 出处:《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于产曰:“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释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的心思像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故事: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担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没有管理这么大地域的经验和能力,许多人觉得此人难以胜任。为此,子皮征求辅助自己执政的子产的意见。子产说:“尹何年纪轻,恐怕不行吧。”子皮不以为然,说:“尹何谨慎、敦厚,我很喜欢他,他也不会背叛我。他虽然缺乏经验,但可以让他学呀。学的时间久了,他也就懂得治理的道理了。”子产反对说:“那不行,大凡一个人爱护另一个人,总希望对被爱护的人有利。现在你爱护一个人,却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这好比你让一个不会拿刀的人去割东西,那是会给割东西的人带来很大损害的。这样,今后又有谁敢再来求你保护呢?”接着,子产诚恳他说道:“您是郑国的栋梁,要是屋栋断裂了,我们这些住在屋子里的人不是也要遭殃吗?再举一个例子说吧,如果您有一匹精致美丽的锦缎,您决不会把它交给一个不会裁衣的人去学着裁制衣服,因为您怕把锦缎结糟蹋了。”说到这里,子产把话引到正题上来:“大官大邑是用来维护百姓利益的,这比那匹精致美丽的锦缎重要得多了。您连锦缎都舍不得给不会裁衣的人去裁制衣服,却为什么把大官大邑交给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和管理呢?您这样的作法,岂不是把锦缎看得比大官大邑还要重了吗?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借做官的机会来学做官的。”子产见子皮听了在点头,又进一层说:“再拿打猎来作例子吧,有个人连马车也不会驾、弓箭都不会射,他怎么能打到野兽呢?恐怕野兽没有打着,自己却要翻车呢。管理国家大事也是如此”总要先学会再去当政而不能先当起政来再去学。硬要这样子,必定会造成重大损失。”子皮听了子产这席话,连连点头说:“您说得对极了,我太不聪明了。衣服是穿在我自己身上的,所以我知道要慎重地选择人来裁制。大官大邑关系到百姓的利益,我却非常轻视,真是太鼠目寸光了!”说到这里,子皮向子产拜了一拜,接着又说:“如果不是先生用这番话来提醒我,我还不知自己干了蠢事呢。记得从前我曾经说过,你治理郑国,我只治理我的家产,使我的身体有所寄托也就足够了。我向您请求从今以后,连我的家事也听从你的意见去做!”子产听了连连摇头说:“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面各不相同一样,我怎么敢说你的面貌与我的面貌相同呢?我心里觉得你这样做很危险,所以据实相告。”子产这话的言外之意是,我心里的想法并不见得与你子皮的相同。子皮觉得子产对国家非常忠诚,所以把政事完全委托给他。后来,子产把郑国治理得富强起来。
成语造句
1.虽然你循规蹈矩,但人言可畏,还是查一下那笔引进资金的来源才好。
2.一旦给人加一个坏名声,他就永远洗刷不掉;人言可畏。
3.众口可铄金,积非足成是;人言可畏。
4.面对人言可畏我们又能想到什么对策呢。
5.时年二十五岁。死前留下遗书一封,内书人言可畏四字。
成语翻译
英语:fear of incurring gossip
俄语:людскáя молвá страшнá
法语:les commérages sont redoutables
成语谜语
恐吓信·双钩格 (打成语一) | 一语惊众·下楼格(打一成语) | 拆开信来吓一跳(打一成语) | 恐吓信·双钩格(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 尽,满:可劲儿干。
◎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 姓。
◎ 怕:畏惧。畏难(nán )。畏罪。大无畏。望而生畏。
◎ 敬服:敬畏。畏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后生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