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

基础信息
  • 成语读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豹;不能读作“bāo”;
  • 成语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成语用法

    管中窥豹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辩形

    豹;不能写作“貂”;

    成语典故

    •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十分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了(遂拂袖而去)。“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成语造句

    1.他这是管中窥豹之见,不足为凭。

    2.孙康映雪读书是挚,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

    3.我还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白话《世说新语》,里面‘陈平渡江’、‘管宁割席’、‘赤眉军不打郑玄宅’的故事,对我教育极深。

    4.自古以来,民间虽然流传着“巨伯舍生视病友”、“管宁割席绝华歆”等义交的动人佳话,但毕竟是沧海之一粟。

    5.一为入微,也就是管中窥豹,刚开始修炼的人都是凡人的体质,与修真完全不同,只有一点点的渗入,才能窥得修炼真谛。

    成语辨析
    成语翻译

    英语:have a limited view of sth.

    成语接龙
  • 管中窥豹—— 豹头环眼—— 眼不交睫
  • 字义分解
    ◎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
    ◎ 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豹。
    ◎ 姓。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