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原来的;面目:面貌。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原来的样子。
宋 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
本来面目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与事物。
本;不能写作“木”。
1.一年一度的万圣节到了,今晚你再也不用担心你的鬼样子吓坏人,也不用扮成年人模人样了,露出你狰狞可怕的本来面目,狂欢吧!
2.例如,胡适用方法研究白话文学史和小说史,为中国文学的研究别开生面,改变了世人关于中国文学的观念,士大夫目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等文化遗产重新展示瑰宝的本来面目。
3.旅行的价值在于目睹事物的本来面目。塞缪尔·约翰逊。
4.只有当蒙蔽感情的东西被去除之后,我们才能看清楚。所以务必保证当你睁开眼,你是平静的并且有准备地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你的想象。
5.暗指一个人如果具有一副蛇蝎心肠,纵然会百般掩饰自己,但终究会被识别并暴露本来面目的。
英语: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日语:本来面目
德语:das wahre Gesicht
大花脸卸妆
不抹胭脂不搽粉(打一成语) | 奏上灯谜请君猜(打一宗教词语) | 书中自有颜如玉(打一常言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