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接触;踵:脚跟。肩挨肩;脚尖连着脚跟。形容人多拥挤;或比喻事物接连不断的出现。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摩肩接踵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摩肩接踵与“熙来攘往”有别:摩肩接踵偏重“拥挤”;只用于人;不用于物;可受副词“必须”等的修饰;“熙来攘往”偏重在“往来的杂乱喧闹”。多用于人;也用于物。
1.中秋节人们各个摩肩接踵。回到家时拿起月亮般的月饼吃起来。
2.人群摩肩接踵涌向会场。
3.每逢节假日,市场上的行人真是摩肩接踵,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4.记者们摩肩接踵地坐在三排记者席上,紧挨着墙。
5.他们正走在跟另一条峡谷似的街道相交成直角的那条大街上,那儿行人如织,车辆似梭,还有各路电车丁丁当当地响着铃,在摩肩接踵的行人和车辆的急流中向前驰去。不过,这小拨人对此仿佛毫不在意,一心只想从身边擦过的那些争先恐后的车辆和行人中间挨挤过去。
英语:be jampacked with people
日语:肩(かた)をふれ合い踵(かかと)を接(せっ)する,おしあいへしあいする
俄语:давка <толпиться>
德语:Schulter an Schulter und Ferse an Ferse <Kopf an Kopf ste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