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qí xīn xié l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协;不能读作“xiē”。
成语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成语用法
齐心协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辩形
齐心协力和“群策群力”;都含有“思想上一致;行动上共同努力”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齐心协力偏重强调“思想认识上的一致”的意思;“群策群力”偏重强调“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的意思。②齐心协力可以用于多人;也可用于两个人;“群策群力”只能用于多人。
成语典故
- 西汉末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新,他残暴统治引起绿林、赤眉等大型农民起义。刘秀兄弟乘机加入绿林军,他们联合下江军王常、成丹、张卬。两军合并齐心同力、锐气益壮,没几天就歼灭了王莽的精锐部队甄阜和梁丘赐
成语造句
1.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
2.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3.快乐工作,心中有梦,齐心协力,再振雄风。
4.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具有挑战性的困难,我们需要齐心协力击退敌人。
5.国内的建设要达到世界水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达到。
成语翻译
英语:work hard with one mind
日语:心をあわせて協力(きょうりょく)する
俄语:в едином порыве
德语:sich mit vereinten Krǎften einsetzen <an einem Strang ziehen>
字义分解
◎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 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 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 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
● 齐
(齊)
zī ㄗ
◎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 共同合作,和洽:协商。协定。协和。协调(tiáo )。协议。
◎ 帮助,辅助:协助。协同。协理。
◎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