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笑容。笑颜。笑眯眯。谈笑风生。
◎ 讥嘲:笑柄。笑话。笑谈。贻笑大方。嘲笑。见笑。耻笑。
详细字义
◎ 笑 xiào
〈动〉
(1)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2) 同本义 [smile; laugh]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 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列子·汤问》
笑而不顾。——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笑唏唏(笑嘻嘻);笑咍咍(大声地笑);笑浪(无拘束地大笑);笑面夜叉(外貌和气、心地狠毒的人)
(4) 讥笑;嘲笑 [ridicule]
顾我则笑。——《诗·邶风·终风》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笑端(笑柄);笑骂从汝(我行我素,不顾他人饥笑责骂);笑弄(讥笑;嘲弄);笑侮(嘲笑戏弄)
(6) 玩笑;逗乐 [joke;make fun of]
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7) 又如:笑嗷(喜笑;玩闹);笑乐院本(戏曲演出在正戏前加演的小戏);笑耍头回(宋元时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讲一个小故事作引子)
(8) 喜爱;羡慕 [like]。如:笑眼传心(相视而笑,以目传情);笑悦(欢笑喜悦);笑叹(可笑可叹)
(9) 比喻花朵开放 [flow;open]
露浓晞晚笑,风劲浅残香。——唐太宗《赋得残菊花》
(10) 又如:笑笑(花盛开的样子);笑靥金(菊花的别称)
[①][xiào]
[《廣韻》私妙切,去笑,心。]
“咲1”的今字。亦作“1”。亦作“1”。
(1)显露愉悦的表情,发出欣喜的声音。
(2)讥笑;嘲笑。
(3)玩笑;逗乐。
(4)指可笑的事。
(5)喜爱;羡慕。
(6)比喻花朵开放。
【卷五】【竹部】笑
此字本闕。私妙切〖注〗臣鉉等案:孫愐《唐韻》引《說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今俗皆从犬。又案:李陽冰刊定《說文》从竹从夭義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未知其審。文百四十四 重十五
笑,此字在《说文解字》中本来没有,是后来附上的。〖注〗臣铉等人案语:孙愐在《唐韵》中引用《说文》说:“笑,喜悦时发出的声音。字形采用‘竹、犬’会义。”然而孙只引用,并未阐述“笑”的会义的道理。现在俗体字都采用“竹、犬”会义。又臣铉等 人又案语:李阳冰刊定的《说文》中,“笑”的字形采用“竹、夭”会义,并解释说:当竹林遇风,竹身会夭屈像人发笑的时候一样。 但不知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可靠。
喜也。从竹。从犬。
徐鼎臣說孫愐唐韵引說文云。????、喜也。从竹、从犬。而不述其義。攷孫愐唐韵序云。仍篆????石經勒存正體。幸不譏煩。葢唐韵每字皆勒說文篆體。此字之从竹犬。孫親見其然。是以唐人無不从犬作者。干祿字書云。咲通、????正。五經文字力尊說文者也。亦作????喜也。从竹下犬。玉篇竹部亦作????。廣韵因唐韵之舊亦作????。此本無可疑者。自唐玄度九經字㨾始先笑後????。引楊承慶字統異說云从竹从夭。竹爲樂器。君子樂然後笑。字統每與說文乖異。見玄應書。葢楊氏求从犬之故不得。是用改夭形聲。唐氏從之。李陽冰遂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自後徐楚金缺此篆。鼎臣竟改說文????作笑。而集韵、類篇乃有笑無????。宋以後經籍無????字矣。今以顧野王、孫愐、顏元孫、張參爲據。復其正始。或問曰。从犬可得其說乎。曰从竹之義且不敢????言。況从犬乎。聞疑載疑可也。假云必不宐从犬。則哭又何以从犬乎。哭之獄省聲乃亦强作解事者爲之也。詳哭下。私妙切。二部。○又按宋初說文本無????。鉉增之。十九文之一也。孫愐但从竹从犬。其本在竹部、抑在犬部。鉉不能知。姑綴於竹末。今依之。恐有未協。凖哭从犬求之。????或本在犬部。而从竹部之字之省聲。未可知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笑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宋朝·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宋朝·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唐朝·李白《九日龙山饮》
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宋朝·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明朝·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宋朝·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 元朝·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宋朝·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明朝·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 清朝·凌廷堪《点绛唇·春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