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饰、打扮:化妆。妆饰。妆点。
◎ 供打扮用的物品,演员的衣装服饰:上妆。卸妆。
◎ 女子出嫁时陪送的衣物:嫁妆。
◎ 修饰,打扮的式样:时妆。古妆。
详细字义
◎ 妆
妝、粧 zhuāng
〈动〉
(1) (形声。从女,爿( 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2) 同本义 [apply makeup]
妝,饰也。——《说文》。字亦作娤。
不待饰装(妆)。——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靓莊(妆)刻饰。——司马相如《上林赋》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
(3) 又
梦啼妆泪红阑干。
绿云扰扰,开妆镜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鲍照《拟行路难》
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王实甫《西厢记》
(4) 又如:妆束(打扮的样式);妆台(妇女梳妆用的镜台。亦借指闺房);妆严(妆束;打扮)
(5) 假装。同“装” [pretend]
叉手躬身,妆聋做哑。——王实甫《西厢记》
(6) 又如:妆谎子(装腔,作假);妆晃(装门面,摆样子)
词性变化
◎ 妆
妝 zhuāng
〈名〉
(1) 女子身上的妆饰、脂粉 [woman's personal adorn ments]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
(2) 又如:艳妆;浓妆;妆光(盛装的容貌);妆盒(盛梳妆品的盒子);妆泪(女子的粉泪);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3) 演员身上的装饰 [decorations]。如:卸妆
(4) 装饰的式样 [style]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啼妆自俨然。——唐· 李群玉《黄陵庙》
(5) 又如:宣和妆;宫样十八九妆;妆束(服饰);妆梳(梳妆打扮的款式);妆饰(打扮的样式)
[①][zhuāng]
[《廣韻》側羊切,平陽,莊。]
亦作“娤1”。“妆1”的繁体字。
(1)梳妆打扮。
(2)指女子身上的妆饰。
(3)女子妆饰的式样。
(4)嫁妆。
(5)假装;装扮。
(6)古代云南地区使用贝币的单位。
【卷十二】【女部】妝
飾也。从女,牀省聲。側羊切
妆,修饰。字形采用“女”作边旁,采用省略了“木”的“牀”作声旁。
飾也。此飾篆引伸之義也。宋玉賦曰。體美容冶。不待飾裝。上林賦。靘䊋刻飾。䊋者,俗字。裝者,叚借字。从女。爿聲。側羊切。十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妆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宋朝·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宋朝·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清朝·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 唐朝·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宋朝·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清朝·顾太清《玉烛新·白海棠》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宋朝·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唐朝·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宋朝·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宋朝·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