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遥远。遥望。遥想。遥瞻。遥指。遥瞩。遥相呼应。路遥知马力。遥测。遥感。遥控。
详细字义
◎ 遥 yáo
〈形〉
(1) (形声。从辵( chuò))
(2) 同本义 [faraway]
遥,远也。——《广雅》
遥,远也。梁楚曰遥。——《方言六》
遥遥,远也。——《广雅》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注:“遥,远也。”
可登而路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遥闻汝哭声。——清· 林觉民《与妻书》
遥语应元。——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遥天(远天);遥祭(向着远方而祭祀);遥领(间接治理,由远处控制监督);遥遥华胄(指远古时候的名门后裔);遥心(心向远方);遥目(远望);遥仰(对远地的人表示敬仰)
(4) 时间长 [long]
勤思终遥夕。——何劭《杂诗》
(5) 又如:遥夕(长夜);遥久(长久)
(6) 通“姚”。妖艳;美好 [pretty and coquettish;fine]。如:遥冶(姚冶;艳丽);遥艳(妖艳)
(7) 通“摇” [rock;sway]。如:遥曳(摇荡)
词性变化
◎ 遥 yáo
〈动〉
(1) 飘荡 [drift;wave]
魂魄归徕,无远遥只。(只:语气词,无实义)——《楚辞·大招》
(2) 又如:遥袅(飘遥缭绕)
[①][yáo]
[《廣韻》餘昭切,平宵,以。]
亦作“1”。“遙1”的新字形。“隃3”的被通假字。
(1)指距离远。
(2)指时间长。
(3)飘荡。
(4)方言。指水流弯曲。
(5)通“摇”。参见“遥曳”、“遥遥”。
(6)通“姚”。妖艳;美好。参见“遥冶”、“遥豔”。
【卷二】【辵部】遥
逍遥也。又,遠也。从辵䍃聲。余招切文十三 新附
遥,逍遥。又可解释为,迢远。字形采用“辵”作边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遥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朝·李白《望庐山瀑布》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朝·刘禹锡《望洞庭》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唐朝·韩翃《同题仙游观》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先秦·佚名《折杨柳歌辞五首》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 宋朝·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近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朝·杜牧《清明》
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清朝·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