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拼音:hū
  • 部首:丿(丿字旁)
  • 总笔画:5
  • 康熙字典笔画:5
  • 86五笔:TUHK
  • 98五笔:TUFK
  • 笔顺:撇捺撇横竖
  • 结构:独体结构
  • 汉字五行:水
起名数据参考
名字中含该字的性别分布
含乎字的姓氏比例
基本解释

◎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 古同“呼”,呜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ū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是“”的本字。当“”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的形声字“”。本义:吐气)
(2) 同本义 [exhale]
(3) “”的古字。呼唤;召唤 [call]。如:乎号
词性变化
hū 
〈语〉
(1)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 相当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 袁枚《祭妹文
人乎。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韩非子
(8)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hū 
〈介〉
(1) 于;在 [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于;从 [from]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 于;在 [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 楚,长乎 楚,而 楚言。——《吕览·用众》
(4) 于;从 [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 于;因为;由于;在于 [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 于;按照;根据 [according 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 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to]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hū 
〈后缀〉
(1) 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 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 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 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汉语字典

[①][hū]
[《廣韻》户吴切,平模,匣。]
[《集韻》荒胡切,平模,曉。]
亦作“2”。
(1)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
(2)语气助词。表选择。相当于“”。
(3)语气助词。表反问。相当于“”、“”。
(4)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
(5)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
(6)语气助词。表祈使。相当于“”。
(7)缓和语气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8)叹词。相当于“”。
(9)相当介词“”。
(10)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
(11)“”的古字。呼唤;召唤。

说文解字
拼音:hū ;
解释:【卷五】【兮部】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戶吳切文四 重一
古汉语字典

乎古汉语字典解释


〈介词〉相当于“于”。⒈介绍处所、方向、时间。译为“在”、“由”等。
《赤壁赋》:“相与枕藉舟中。”
《师说》:“生吾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沂,风舞雩。”⒉介绍比较对象。译为“与”、“对”、“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三子者之撰。”
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技矣。”⒊介绍依凭的条件。
《庖丁解牛》:“天理,批大郤。”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捕蛇者说》:“吾尝疑是。”
〈助词〉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鸿门宴》:“壮士,能复饮?”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
《陈涉世家:“王候将相另有种?”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
《殽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
《庄暴见孟子》:“则齐国其庶几?”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
《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出无车。”
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归去来兮辞》:“已矣﹗寓形宇内复几时”
《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
《召公谏厉王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兴。”
《始得西山宴游记》:“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始。”
③〈词缀〉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
《庖丁解牛》:“恢恢其于游刃有余矣。”
《赤壁赋》:“浩浩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五人墓碑记》:“故今之墓中全为五人也。”
字源演变
  • 金文
  • 乎
  • 「乎」 大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298
  • 甲骨文
  • 乎
  • 「乎」 乙7360|合8796
  • 楷書
  • 乎
  • 「乎」
  • 說文
  • 乎
  • 「乎」 說文‧兮部
  • 甲骨文
  • 乎
  • 「乎」 菁6.1|合137
  • 金文
  • 乎
  • 「乎」 頌鼎|西周晚期|集成2829
  • 金文
  • 乎
  • 「乎」 豆閉簋|西周中期|集成4276
字形对比
  • 乎
  • 内地
  • 乎
  • 台湾
  • 乎
  • 日本
  • 乎
  • 韩国
  • 乎
  • 香港
异体字
  • 乎
带该字的诗句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唐朝·温庭筠《拂舞词 / 公无渡河》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先秦·列御寇《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先秦·屈原《离骚》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宋朝·苏轼《赤壁赋》

九华山,九华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间。—— 唐朝·刘禹锡《九华山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先秦·孔子及弟子《论语》

含该字的男孩名字
林乎加
起名 测名
简单3步 马上取得好名字
姓氏:
性别:
日期:

*若宝宝未出生,日期请选择预产期

科学智能测名,揭开名字奥秘
姓名:
性别:
日期:

*请选择宝宝出生日期

与该字同音的字
与该字同部首的字
与该字同笔画的字
与该字同五行的字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