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鹂〕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嘴淡红色。鸣声动听悦耳。亦称“黄莺”、“仓庚”、“黄鸟”。
◎ (鸝)
详细字义
◎ 鹂
(1) 鸝 lí
(2) ——“黄鹂”( huánglí):也叫“黄茑”。羽毛黄色,从眼部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
[①][lí]
[《廣韻》回支切,平支,來。]
“鹂1”的繁体字。
即黄鹂。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宋朝·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 宋朝·汪莘《谒金门·帘漏滴》
黄鹂惊梦破,青鸟唤春还。—— 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 宋朝·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 唐朝·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 宋朝·赵令《浣溪沙·水满池塘花满枝》
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 宋朝·韩元吉《薄幸·送安伯弟》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唐朝·李白《秋思(春阳如昨日)》
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唐朝·和凝《喜迁莺·晓月坠》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唐朝·白居易《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