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丽,美好:娟丽。娟秀。娟娟(秀美的样子)。娟媚。婵娟。
详细字义
◎ 娟 juān
〈形〉
(1) (形声。从女,肙( yuān)声。本义:美好,多指姿态美)
(2) 同本义 [beautiful]
娟然如拭。——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娟好(秀丽);娟丽(秀丽);娟洁(秀丽,清雅);娟魄(月亮的别名);娟妩(清秀妩媚)
(4) 同“娟娟”。姿态柔美的 [graceful]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唐· 杜甫《寄韩谏议注》
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聊斋志异》
(5) 同“娟娟”。长曲的样子 [slender]
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鲍照诗
(6) 同“娟娟”。明媚貌 [bright]
月光娟娟,照见众齿。——鲁迅《集外集拾遗》
[①][juān]
[《廣韻》於緣切,平仙,影。]
亦作“姢1”。“蜎3”的被通假字。
(1)美好;秀丽。
(2)见“娟娟”。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唐朝·杜甫《狂夫》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朝·李商隐《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 唐朝·王元鼎《凭栏人·闺怨》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 宋朝·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明朝·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先秦·宋玉《神女赋》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 唐朝·李煜《书灵筵手巾》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 唐朝·宋之问《绿竹引》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唐朝·李白《禅房怀友人岑伦》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唐朝·杜甫《寄韩谏议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