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 大:马蜂。马勺。
◎ 姓。
详细字义
◎ 马
馬 mǎ
〈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词性变化
◎ 马
馬 mǎ
〈动〉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 马
馬 mǎ
〈形〉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①][mǎ]
[《廣韻》莫下切,上馬,明。]
“马1”的繁体字。
(1)哺乳动物。头小面长,耳壳直立,颈上有鬣,尾有长毛,四肢强健,有蹄。性温驯善跑,是重要力畜之一。
(2)把面孔拉长像马脸。形容面部表情严厉。
(3)骑兵。
(4)武事。
(5)大。
(6)“碼”的古字。筹码。
(7)“碼”的古字。量词。相当于堆。
(8)方言。镇,压制。
(9)方言。瞄,注意看。
(10)《平水韵》马韵为上声二十一,旧时因用以代替日期,指二十一日。
(11)姓。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唐朝·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唐朝·白居易《早冬》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唐朝·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 宋朝·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宋朝·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唐朝·西鄙人《哥舒歌》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朝·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清朝·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唐朝·李颀《古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