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之明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xiān jiàn zhī mí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释义
先见:预见;明:指能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成语典故
-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主簿杨修积极为曹植出谋划策争夺太子地位,使曹操感到忧虑,在曹植失败后,曹操借故杀了杨修。曹操去见杨修的父亲杨彪并问候他,杨彪说:“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曹操十分尴尬
成语造句
1.尽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但仍然不足以令其免遭池鱼之殃。
2.拉马克凭直觉推演生物圈,而且具有先见之明。
3.以往,我们有先见之明,审慎行事,避免了独往独行。
4.过去的2008年又一次成就了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的先见之明.
5.她有先见之明,经济上作了准备以防万一发生事故。
成语翻译
英语:able to predict
日语:先見(せんけん)の明(めい)
俄语:предвидеть <дар предвидения>
德语:weise Voraussicht
法语:prévoyance <clairvoyance>
成语谜语
元史观后(打一成语) | 于今宝镜无颜色(打一成语) | 迅雷不及闪电快(打一成语) | 展望未来,光昭日月(打一成语) | 近水楼台(打一成语) | 今月曾经照古人(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
◎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
◎ 姓。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 视觉,眼力:失明。
◎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 中国朝代名:明代。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