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锱铢必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锱铢必较与“斤斤计较”有别: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斤斤计较”不限于形容计较财物。
1.但是由于政府财政危机,戈登。布朗不得不重新拾起从前锱铢必较的节俭传统了。
2.因此,如果你对解决财政赤字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你现在就不应该锱铢必较;
3.他希望改变通用汽车锱铢必较的中庸文化,建立设计至上的理念。
4.由于方舟子在中国以曝光学术造假而著称,因此不可避免地,他也坚持对李开复在美国担任教授这一经历里的细节锱铢必较。方舟子提出,李开复声称他自己曾在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任职,曾是计算机科学部门的一名副教授;
5.但中国想要俘获人心并不容易。中国人有种族优越感。在各个方面,锱铢必较地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会让人不快。
英语:be alive to one's own intere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