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饱经忧患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形容经历长期忧愁患难的生活。
忧;不能写作“优”。
1.虽只是短短两日,东方衍已饱经忧患,身心俱疲,不一会便沉沉入睡。
2.那老头子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抬头看人,眼光四射,满脸皱纹,一望而知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老人。
3.你是被奴役的土地的儿女,你是爱情的天使,你是异想天开的精灵,你是诚实的孩童,你是经验丰富的老者,你是富上有头脑的男子,你是心地善良的女性,你是满怀希望的巨人,你是饱经忧患的母亲,你是充满幻想的诗人。巴尔扎克。
4.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5.从他们饱经忧患的阅历之中,农民群众懂得,不应轻信那些到他们村中花言巧语进行游说的知识分子。
英语:suffer untold tribulations <have one's fill of s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