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哀兵必胜主谓式;作谓语;用作褒义。
“哀”是指悲愤激昂;不是“悲哀”的意思。
1.哀兵必胜,时刻冲击着自己的头脑,如果不这样我早就怂了。
2.气势来源于兵士,也可说是士气,有道是哀兵必胜,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3.有道是哀兵必胜,众人再拼命一点,未尝不能达到目的。
4.海光院大人,哀兵必胜,不能小看npc拼命的决心啊。
5.熟话说哀兵必胜,这话一点不假。
英语:An oppressed army fighting with desperate courage is sure to win.
戚家军攻无不克(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