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垂涎三尺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垂涎三尺和“垂涎欲滴”;都形容嘴馋想吃;或见着别人的东西就眼红;垂涎三尺比“垂涎欲滴”语义重;程度深。“垂涎欲滴”多形容嘴馋想吃或眼红。
1.他早已对县长职务垂涎三尺了。
2.他垂涎三尺地说:"老婆!牛肉炖好了没?"。
3.我一想到有那么一大笔红利就垂涎三尺。
4.我抗拒不了那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巧克力糖。
5.对于这一桌子美味的饭菜,我们几个孩子早已经垂涎三尺,迫不及待了。
英语:cannot hide one's greed
俄语:слюнки текут
饿狗等骨头 | 口水流到肚脐上 |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睡前未用一口水米(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