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不达意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cí bù dá y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释义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成语用法
词不达意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
成语辩形
词不达意和“文不对题”;都有“语言或文辞表达不清”的意思。不同在于:“文不对题”;可指文章的内容与题目没有关系或发言与讨论的中心话题不符。词不达意只指说或写的话不能把自己要说明的意思确切地表达出来。
成语造句
1.这个词不达意是在众词汇的一部分.
2.任何文字的阐述都会显得词不达意,文字太枯太瘦了。
3.古风发现葛民好像有点不自然,有时候都有些词不达意。
4.孟馨咬着嘴唇,词不达意道,“对不起,两位,我也是没办法,只能把你们引来这里。
5.但汪峰不是,他就像一个怨妇,喋喋不休、词不达意地诉说被抛弃的愤忿。
成语翻译
英语: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日语:ことばが意 (い)を尽 (つく)さない
俄语:словá не выражáют истин-ного смысла
成语谜语
罗马电信未通(打一成语) | 誓将挂冠去(打一成语) | 只言未做公卿(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 通:四通八达。达德(通行天下的美德)。达人。达士(达人)。
◎ 通晓:洞达。练达。
◎ 遍,全面: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
◎ 到:到达。抵达。通宵达旦。
◎ 实现:目的已达。
◎ 传出来:传(chuán)达。转(zhuǎn )达。
◎ 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达官贵人。
◎ 姓。
◎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