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fēi é pū huǒ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蛾;不能读作“né”。
成语释义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成语用法
飞蛾扑火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辩形
飞蛾扑火和“自取灭亡”意思相近。但飞蛾扑火偏重在“扑”;形象地比喻漏网的坏人自己投入死地;“自取灭亡”偏重在“取”;直接指出是由于采取了导致灭亡的措施。
成语典故
- 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成语造句
1.事情过去了就算了,再去理论就等于飞蛾扑火。
2.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扑火。
3.我在想,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幸福快乐的。
4.爱情令人飞蛾扑火,也许是灭亡,在死去之前,谁也不能断定,它扑向的,或者才是光明。
5.飞蛾扑火的理由是受到本能驱使,而人自投罗网为的是什麽?
成语翻译
英语:seeking one's own doom
字义分解
◎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 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