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躬作揖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dǎ gōng zuō yī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揖;不能读作“jī”。
成语释义
打躬:两手向上合抱;作揖:合手向下行礼。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也形容恭顺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成语用法
打躬作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恭敬谦让的样子。
成语造句
1.古代人见面时常常打躬作揖以此表示礼貌.
2.她不停地打躬作揖,脸上笑嘻嘻地说不出的谗媚。
3.县太爷在官序上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遇见上峰的门官、役卒也得满脸堆笑,打躬作揖,逢上司差遣,更是唯唯诺诺,慎言慎行,毫无为官的威福之厉。
4.说着她不停地打躬作揖,脸上笑嘻嘻地说不出的谗媚。
5.他那打躬作揖的样子令人作呕。
成语翻译
英语:salute with folded hands and make deep bows
字义分解
◎ 身体。
◎ 自身,亲自: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
◎ 弯曲身体:鞠躬。躬身下拜。
◎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 同“做”。
◎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 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