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头烂额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jiāo tóu làn é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烂;不能读作“luàn”。
成语释义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成语用法
焦头烂额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非常狼狈窘迫。
成语辩形
焦头烂额和“头破血流”;都可表示惨败或受到严重打击。但焦头烂额偏重指失败后受到严重打击后的狼狈相;还可表示十分狼狈窘迫;“头破血流”偏重指失败后的伤残相。
成语典故
-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即“曲突”,突:烟囱。)顿了一顿,这个客人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即“徙薪”,徙:移动,搬迁,薪:柴草。)主人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高兴。当然,也就谈不上认真采纳这些意见了。过了几天,这栋新房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起火了,左邻右舍,齐心协力,拼命抢救,才把火扑灭了。主人为了酬谢帮忙救火的人,专门摆了酒席,并把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入席。惟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这就叫作:焦头烂额座上宾,曲突徙薪靠边站。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可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您改砌烟囱,搬开柴草的人呢?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现在,是论功而请客,怎么能不请对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请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听了以后,幡然醒悟,连忙把当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请了来。后来,人们根据这则故事,概括出“曲突徙薪”和“焦头烂额”两个成语。用“曲突徙薪”来比喻凡事要早作准备,防患于未然;用“焦头烂额”来形容狼狈窘迫的处境。
成语造句
1.国民党这种欺上瞒下的事干得多了去了,王世和自然能看得清楚,现在战火纷飞各个师长都是焦头烂额的,这种事随便交给什么阿猫阿狗去办,太有可能了。
2.水羊的财运有些似是而非、浮沉不定,故此必须小心戒备,特别要小心理财,重大的投资可免则免,防止令你焦头烂额,横财不可过于憧憬。
3.待第二天起来才知道,那晚上被蛇咬的不单只有胖叔被蛇咬了,不少人家都被蛇关顾,第二天村医馆也是挤满了人,老中医喜开颜笑忙得焦头烂额。
4.狄扬在常德失踪,你暖玉堡怎也脱不了干系,这就好象水天青在岳阳遇刺,敝帮跟着焦头烂额一样——再若把消息瞒下,更显得我们心虚情怯,无私有弊。
5.本来对强大的北方邻居已经充满根深蒂固的戒心,这些无疑让缅甸更焦头烂额。
成语翻译
英语:in a terrible fix
日语:ろうばいしたさま,散散(さんざん)な目にあう
俄语:вертéться как бéлка в колесé
德语:in arge Bedrǎngnis geraten
法语:air lamentable et épuisé <aspect abattu,pitoyable>
字义分解
◎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焦。焦土。焦头烂额。
◎ 烦躁,着急:焦急。焦虑。焦灼。焦躁不安。
◎ 酥,脆:焦脆。焦枣。
◎ 喻干燥到极点: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
◎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焦炭。焦煤。焦炼。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