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大意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má bì dà y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正音:痹;不能读作“pì”。
成语释义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成语出处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成语用法
麻痹大意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辩形
麻痹大意“与“掉以轻心”有别:麻痹大意侧重粗心疏忽;没有觉察到某些事物、现象;“掉以轻心”侧重虽然看到某些事物、现象;但对其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因而采取轻率或不重视的态度。
成语造句
1.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任何疏漏,都会引起不安全事故发生。
2.这一意外的交通事故给麻痹大意的司机们敲响了警钟。
3.一看二慢三通过,麻痹大意闯大祸。
4.生命之树毁于麻痹大意,平安之果结于谨慎警惕。
5.姐姐麻痹大意,叫小偷累累得手。
成语翻译
英语:lack of vigilance
日语:警戒心(けいかいしん)が失(うしな)っている,油断する
俄语:проявить беспечность
字义分解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