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lái zhī bù y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不;不能读作“bù”。
成语释义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
成语出处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成语用法
来之不易偏正式;作主语、宾语、补语;形容成功来得不容易。
成语造句
1.我时刻提醒自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2.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友情。
3.听了老红军爷爷的诉说,我们知道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不能浪费,暴殄天物。
5.考上大学,来之不易,可得要继续努力。
成语翻译
英语:not easily achieved
德语:viel Mühe gekostet haben <teuer erkauft sein>
成语谜语
闲逛市场(打一成语)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打一成语) | 固定收入(打一成语) | 行路难(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来。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 姓。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易。易与(容易对付)。易于。
◎ 和悦:平易(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
◎ 改变:易手。易地。变易。
◎ 交换:交易。贸易。
◎ 轻慢:贵货易土。
◎ 芟治草木:易墓(除治墓地的草木)。易其田畴。
◎ 古书名,《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