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邑名为姓氏,战国时楚大夫尚,很得楚怀王和王后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长沙一带),食采于靳,称为靳尚,后世以采邑为姓。二是源自少数民族姓氏。西晋末年,匈奴族有靳氏,有靳淮自立为王。靳姓发源于湖南。楚国大夫靳尚,系以地名为姓氏,靳尚封地靳江,其地在今湖南长沙、宁乡一带,如今此地还有靳江河、靳江村、靳家冲、靳家祠等地名。楚亡于秦后,靳姓子孙开始渐次北移。汉初,跟随刘邦东征西讨的靳歙被封为信武侯,传子靳亭后,因故被免去袭爵;另一位功臣靳彊被封汾阳侯,其子靳解、孙靳胡、玄孙靳忠等,俱袭汾阳侯,使发源于楚地之靳姓深深扎根于山西。隋唐时期,靳姓有迁徙至今河北、河南、山东者。两宋时期,北方靳姓有播迁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元代,靳祥、靳德进父子由潞州(今山西长治)徙居今河北大名。明初,山西靳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陕西等地。明清以后,靳姓逐渐在内蒙古、甘肃、东北等地散居。如今,靳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河北等省为多。靳姓历史人物有靳歙,西汉开国将领。秦末跟从刘邦起义,以军功赐爵建武侯。楚汉战争中,多次击败项羽部将,略定江陵,汉朝建立,封为信武侯。靳辅,清朝大臣,顺治九年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后升为内阁学士,河道总督。当时黄河决堤,不复归海,靳辅继承和运用前人的“束水攻沙”的经验,因势利导,筑堤束水,使河水重归故道。著有《治河方略》《靳文襄公奏疏》等。靳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一十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