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任姓。黄帝后裔奚仲居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薛国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名为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田姓。孟尝君的父亲田婴受封于齐,孟尝君袭封,后失其祀,子孙以封地为姓氏。三是改姓。北魏鲜卑族复姓叱干氏改为薛氏。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迁江苏邳州,战国时已迁徙到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境内。三国时,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薛姓徙居福建。明初,薛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以福建籍居多。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薛姓历史人物有薛道衡,隋著名诗人。专精好学,边塞诗雄建有名。薛仁贵,唐代著名将领。善骑射,高宗时,破突厥九姓于天山,时军中有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薛据,唐代官员、诗人。为人耿直,文章气魄宏大。与著名诗人杜甫、王维等友善,常相聚切磋文艺。善诗,行文造句多模仿鲍(照)、谢(灵运)。薛稷,唐书画家。曾于外祖魏徵家见虞世南、褚遂良书法,精勤临仿,遂以工书名世。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兼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为驰名。薛涛,唐女诗人。能诗善乐,多才艺,时称女校书。曾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八位。
薛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农。安徽全椒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参李鸿章军幕,授杭州知府。兼督粮道,代行布政、按察两司事。著有《藤香馆集》,附词二种:《西湖橹唱》、《江舟?G乃》。
薛举: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人,隋大业三年(公元617年)曾与其子仁果举兵,自称西秦霸王,据陇西之地,率众三十万,不久称帝,迁都天水。后其子继位,兵败降唐。
字叔耘。以副贡生参曾国藩军幕,积官至直隶州知州。历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光禄、大理寺卿。光绪初年,上疏治平六策,密议海防十事。坚决反对任用英人赫德为总海防司。朝鲜内乱,请急发兵增援。中法战争时,筹防宁波,击却法军。光绪十五年,任驻英法义比四国使臣,致力于保护贸易,参与坎巨提、南洋各岛设领事官诸交涉及议定滇缅边界、商务,订定条约,著有《庸庵文编》、《笔记》、《海外文编》、《出使英法意比日记》、《浙东筹防录》。光绪二十二年归国,至上海卒。
敷教祖父。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由慈溪知县屡迁南京考功郎中,主京察,违严嵩意,贬建昌通判。后官浙江提学副使。博学。与王鏊、唐顺之、瞿景淳齐名。
先从乡人陈琨受理学。后从王守仁学,亦有所得。弘治十七年举人。授连江训导,升玉山教谕。官至国子学正,奔丧归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