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源自姬姓,黄帝之后。黄帝有一子祁豹,子孙以祁为姓。二是伊祁氏之后。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伊祁部落的首领,所以尧姓伊祁,祁氏或出于伊祁氏。三是以邑名为姓。春秋时晋献侯的后代祁奚为晋大夫,以祁为食邑,其后代遂以祁为姓氏。四是出自他族,部分少数民族中也有祁姓。祁姓发源于今山西晋中,三家分晋后,发源于此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西汉时,祁姓定居陕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郡望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隋唐时,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部分祁姓人已入居今山东,甘肃。南宋以后,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居住。明初,山西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清中叶以后,祁姓远渡台湾,还有一部分迁居南洋诸国。如今,祁姓尤以江苏为多。祁姓历史人物有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推举人才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祁承,明藏书家。万历年间进士,建“澹生堂”藏书楼,藏书数万卷。有藏书印“山阴祁氏藏书之章”“子孙永珍”“旷翁手识”。祁韵士,清地理学家。喜好史学,尤长于边疆地理。曾任国史馆纂修,参与创修《蒙古王公表传》。著有《西陲要略》等。祁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零五位。
祁崔藻:山西省寿阳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曾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同治初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同宰相)。其提倡朴学,喜好词辞,擅长书法。有《马首农言》、《勤学斋笔记》等。其弟祁宿藻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其子祁世长亦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著有《翰林书法要诀》、《祁文瑞公年谱》。
祁韵士:山西省寿阳人,清代官吏、地理学家。嘉庆十六年聘为兰州三山书院主讲。熟悉满文,热心研究西北山川疆域和各部族历史。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伊犁总统事略》、《藩部要略》等。
祁顺:广东省-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明代大臣。天顺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字春圃。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道光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谥文端。
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兴化府推官。年少治事,剖决精明,绅民畏服。崇祯四年(1631)官御史。疏陈尝罚之要,复上《合筹天下全局疏》,以策关、宁,制登海为二大要。分析流“贼”为四大势力,提出控制驾驭之方略。再陈民间十四大苦。福王立,高杰兵扰扬州,命往宣谕,一方遂安。还谏阻设厂卫缉事官。后为群小诋毁,称疾辞官。南京、杭州相继失守,绝食死。唐王赠少保、兵部尚书,谥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