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芽,又称“竹笋”,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笋”、“慈竹笋”、“麻竹笋”等。
◎ 竹子的青皮:笋席(用竹青编成的席子)。
◎ 古同“榫”。
详细字义
◎ 笋
筍 sǔn
〈名〉
(1) (形声。从竹,尹( yǐn)声。本义:竹笋)
(2)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鲜美,可以做菜,也叫“竹笋” [bamboo shoot]
筍,竹胎也。——《说文》。字亦作笋。
绚笋及蒲。——《诗·大雅·韩奕》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笋玉(喻指女人的手指);笋剥(像剥笋似地脱掉,剥光);笋枯(笋干);笋鞭(竹的地下茎);笋尖(笋的尖嫩部分);笋衣(笋壳)
(4) 竹的青皮 [bamboo’s skin]
敷重笋席。——《书·顾命》。郑注:“析竹青皮也。”
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礼器》
(5) 又如:笋席(用篾青所编的竹席);笋鞋(以竹皮或笋壳做成的鞋)
(6) 古代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横木 [bar]。如:笋业(悬钟磬的架子);
(7) 同“榫”。器物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tenon]。如:笋里不知卯里(这一方面不知那一方面);笋头(榫头。竹、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词性变化
◎ 笋 sǔn
〈形〉
嫩的 [tender]。如:笋鸡;笋鸭
[①][sǔn]
[《廣韻》思尹切,上準,心。]
亦作“箰1”。亦作“笋1”。
(1)竹的嫩芽,可作菜。
(2)古代悬挂钟磬鎛等乐器的横木。
(3)比喻女子的纤手。
(4)通“榫”。枘;榫头。
[②][xùn]
[《集韻》須閏切,去稕,心。]
竹舆。
[③][yún]
嫩竹的青皮;蔑青。柔韧性好,可制席。参见“筍3席”。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唐朝·杜甫《咏春笋》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朝·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宋朝·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朝·李贺《竹》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唐朝·欧阳炯《春光好·天初暖》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倒旧罂。—— 宋朝·苏轼《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唐朝·白居易《食笋》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唐朝·韩愈《新竹》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唐朝·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 唐朝·韩愈《和侯协律咏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