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洒〕(行动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 〔潇潇〕a.形容风雨暴疾的样子,如“风雨潇潇”;b.形容小雨,如“潇潇细雨”。
◎ 水深而清。
详细字义
◎ 潇
瀟 xiāo
〈形〉
(1) (形声。从水,萧声。本义:水清而深的样子)
(2) 同本义 [(of water)deep and clear]
潇者,水清深也。——《水经注》
(3) 急疾 [fast]。如:潇瑟(形容风吹草木所发出使人感到凄凉的声音。多形容秋风声)
词性变化
◎ 潇
瀟 Xiāo
〈名〉
水名。潇水 [Xiao river],源出湖南省宁远县南九嶷山,至零陵县西北入湘水。如:潇湘(湘江与潇水的并称。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①][xiāo]
[《集韻》先彫切,平蕭,心。]
“潇1”的繁体字。
(1)见“瀟瀟”。
(2)用同“潚”。水清深貌。
(3)水名。潇水。源出湖南省宁远县南九嶷山,至永州市西北入湘水。
【卷十一】【水部】瀟
水名。从水蕭聲。相邀切
潇,河流名。字形采用“水”作边旁,“蕭”是声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潇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宋朝·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唐朝·温庭筠《瑶瑟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宋朝·岳飞《满江红·写怀》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宋朝·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明朝·徐祯卿《在武昌作》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唐朝·杜牧《送薛种游湖南》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清朝·纳兰性德《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唐朝·李白《郢门秋怀》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唐朝·杜甫《岁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