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聋作哑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释义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成语用法
装聋作哑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辩形
装聋作哑与“不闻不问”有别:装聋作哑侧重于形容不理睬;“不闻不问”侧重于形容不关心。
成语造句
1.有些人确故意装聋作哑,比如欧洲的左派。
2."我们不能对他们的哀嚎装聋作哑",布什向东南亚国家的街头民主运动者发声。
3.你别装聋作哑,其实我早就知道内幕了。
4.要是他留在甲板上,他就无法再装聋作哑。这一点明白如昼。
5.甚至是在被动地接到举报时还继续装聋作哑,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案件视而不见。
成语翻译
英语:pretend to be ignorant of sth.
俄语:делать невинный вид
德语:sich taub und stumm stellen
法语:faire le sourd
字义分解
◎ 穿着的衣物: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
◎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装。卸装。
◎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装。整装待发。
◎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装备。装置。装甲。
◎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装。乔装打扮。
◎ 假作,故意做作:佯装。装相。装模作样。
◎ 安置,安放:装载。装卸。
◎ 布置,点缀:装修。装饰。
◎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装订。装帧。装裱。线装。精装。装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 同“做”。
◎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 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