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dǎng tóng fá y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释义
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成语用法
党同伐异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成语典故
-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他当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诏书,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诸侯、郡守推贤良文学之士。诏书下达后不久,各地送来了一百多个有才学的读书人。武帝命他们每人写一篇怎样治理国家的文章,其有有个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写得不错,武帝亲自召见他两次,问了他不少话。董仲舒回话后,又呈上两篇文章,武帝看了都非常满意。董仲舒的三篇文章,都是论述天和人关系的,所以合称为《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其中宣扬的理论,叫做“天人感应”。这种理论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神化:谁反对皇帝,谁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为了贯彻这套理论,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作邪说,予以禁上,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制,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是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三是网罗天下人才,使他们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服务。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非常合乎武帝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亲政后,就设置了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向五十名弟子讲述《诗》《书》《易》《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这些弟子每年考试一次,学通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好的可当大官。后来博士弟子人数不断增加,最多时达三千人。到汉宣帝刘询当政的时候,儒家思想已经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下统思想,儒家学说更是盛行,刘询自己也让五经名儒萧望之来教授太子。但由于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讨论。公元前51年,由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而对观点不一样的人,则进行攻击。为此,《后汉书》的作者在评述这一现象时,把它称为“党同伐异”,也就是纠合同党攻击异已。
成语造句
1.发表评论的很多人担心,这次袭击事件反映了日趋严重的党同伐异现象。
2.萨科齐和他的政党应该遵循这些先例,停止那些为了政治利益而进行的无耻而且无休止的党同伐异。
3.很多基督教右翼人士仍旧难以宽恕麦凯恩在2000年参加总统角逐时的讲演。当时,他谴责一些福音派领导人为“党同伐异的代理人”。
4.一个与旧政治党同伐异的部落主义和圈内人主义对着干的候选人将不得不努力接受和改变华盛顿还是在牢牢掌握在其旧主的手中的现实。
5.民主党想尽快的展示,他们能够组建高效廉洁,有责任心的政府,与草率腐败,党同伐异的共和党完全不同。
成语翻译
英语:side with copartners against those who disagree
俄语:поддéрживать своих и нападáть на чужих
法语:favoriser ses partisans et combattre les opposants
字义分解
◎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
◎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党羽。朋党。死党。
◎ 指亲族:父党。母党。妻党。
◎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 姓。
◎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
◎ 共,在一起(从事):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 和,跟:同流合污。
◎ 姓。
◎ 不同的: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 分开:离异。异居。
◎ 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
◎ 特别的: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
◎ 奇怪:惊异。诧异。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