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得而复失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1.可是在两年前,在石山深处砍伐棺木时,大黑狗莫名的失踪,如今得而复失,棺无材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
2.当一样东西得而复失时,人们会比在一直缺乏这种东西的情况下更想得到它。某种东西变得短缺时不仅会让我们更想得到它,而且当我们必须通过竞争才有可能得到它时,我们想得到它的愿望就更强烈。罗伯特··西奥迪尼。
3.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树大招风,焉得清净。裟椤双树。
4.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5.此时也不是没有天光。可削去了希冀的天光是为虎作伥来的,它不能供人暖意,只能区别昼夜,昼夜更替得如此频繁,雨却不见有尽头,这到底还是让人难过,勾起的痛也是得而复失后无望的痛了。
英语:get it and afterwards lose it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