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谨小慎微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一)谨小慎微和“小心翼翼”;都形容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但谨小慎微是指一种态度;有时也指作风和性格;虽然也有“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意思;但多指对细小事情过分小心;“小心翼翼”着重表现一种情态;一般形容“十分小心;一点也不敢疏忽”的动作、行动。(二)谨小慎微和“小心谨慎”;都形容“十分小心;不敢疏忽”。有时可通用。但谨小慎微多指细小的事情过分小心;畏首畏尾;常用作贬义;“小心谨慎”多用于形容认真、仔细、不马虎的态度。
1.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对别人的话总是半信半疑,总要反复询问,让别人很讨厌。
2.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
3.谨小慎微的科学家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
4.谨小慎微随着自己的财产的增多而滋长。
5.一千个满怀信心和信心的人,要比一百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人强得多。
英语:meticulous to a tault
俄语:осторожничать <чрезмерно осторожный>
德语:ǎngstlich und übervorsichtig
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