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摘句的人。
元 乔吉《小桃红 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咬文嚼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咬文嚼字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咬文嚼字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用来称赞人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词义前贬后褒。
1.有些教授总是装腔作势,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2.老李读过几年子曰诗云,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3.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咬文嚼字。
4.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5.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英语:bite phrases and chew character
日语:字句(じく)の末節(まっせつ)にこだわる
俄语:занимáться буквоедством
德语:am Buchstaben kleben <Wortklauberei betreiben>
法语:pédantisme <style plein d'affection>
老鼠钻进书堆里 | 老鼠钻进书箱子 | 老鼠进书柜 | 耗子啃书本 | 老鼠子跑到书柜里 | 老鼠啃书本 | 老鼠落在书箱里 | 老鼠钻书箱子 | 老鼠落勒书箱里 | 老鼠躲勒书箱里
啃书本 (打成语一) | 进口书籍(打一成语) | 蠹(打一常言俗语) | 啃书本(打一成语) | 书蠹(打一成语) | 蛀书虫 (打成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