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静气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
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成语用法
平心静气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劝解。
成语辩形
平心静气和“心平气和”;都表示“心情冷静;不鲁莽行事”。常可通用。但平心静气偏重于“平心”;指内心平静;“心平气和”偏重于“气和”;指态度温和。而且“心平气和”的搭配对象比平心静气多。
成语造句
1.你必须平心静气听我跟你解释这件事,先别发怒。
2.同事间意见不同时,应当平心静气地讨论,不可意气用事,製造不和。
3.出现了问题,要平心静气地解决,不要吵得天翻地覆的。
4.你别发火,坐下来咱们平心静气地谈谈,到底是怎么回事?
5.我们做事要平心静气。
成语翻译
英语:with equal mind
俄语:проявить спокойствие и выдержку
德语:ruhig <in aller Gemütsruhe>
法语:rester calme et serein <garder son sang froid>
字义分解
◎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 均等: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 治理,镇压:平定。
◎ 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 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 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 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 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 姓。
◎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 古同“评”,评议。
◎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 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静态。静物。平静。风平浪静。
◎ 没有声音:安静。寂静。僻静。冷静。肃静。静悄悄。静穆。静谧。静默。静观。静听。
◎ 安详,闲雅:静心。静坐。
◎ 古同“净”,清洁。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