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跳如雷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bào tiào rú léi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跳;不能读作“tiǎo”。
成语释义
暴:急躁;发怒。蹦跳发怒;好像打雷一样猛烈。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成语用法
暴跳如雷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成语辩形
暴跳如雷和“大发雷霆”;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大发雷霆”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成语典故
-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为妻,她在焦家任劳任怨,可刁怪的婆婆容不下她,硬要休她回家。焦仲卿只好与她约定男不再娶、女不再嫁,彼此从一而终。刘兰芝回家后,性情暴如雷的长兄逼她再嫁。她只有投水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自缢身亡
成语造句
1.这个孩子被宠得不得了,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
2.小明又闯祸了,爸爸气得暴跳如雷。
3.希利先生暴跳如雷,否认说过此话,并追求来源。
4.要是知道年纪还小的女儿交了男朋友,那位顽固老爹必定会暴跳如雷。
5.听到这些传闻,他一时情绪激动,暴跳如雷。
成语翻译
英语:get one's rag out <stamp with fury; as mad as a wet hen; fly into a passion (rage,tantrum)>
日语:じだんだを踏んで烈火のごとく怒る;かっと怒る
俄语:метáть грóмы и мóлнии
法语:bondir de fureur
字义分解
◎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 )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 越过:跳班。跳棋。跳槽。
◎ 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
◎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 到,往:如厕。
◎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与,和:“公如大夫入”。
◎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 表示举例:例如。
◎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 姓。
◎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