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雷霆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dà fā léi tí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释义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成语用法
大发雷霆动宾式;作谓语;指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成语辩形
(一)大发雷霆和“怒不可遏”。都形容非常愤怒。但大发雷霆重“声”不重“形”;多形容发怒时高声斥责;“怒不可遏”重“形”不重“声”。形容愤怒的感情上不可遏止地显露出来。(二)“暴跳如雷”和大发雷霆;都形容大发脾气。但“暴跳如雷”形容愤怒的情绪是从跳脚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大发雷霆是从声音上流露出来的。
成语典故
-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想与东吴结成同盟。孙权封他为燕王,没想到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吴国派去的使臣。孙权听后大发雷霆,准备出兵渡海讨伐公孙渊,被大将陆逊等劝止
成语造句
1.儿子闯了祸,李大伯大发雷霆。
2.我看老总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我就没敢走进去。
3.关于他的父亲在宴会上大发雷霆的事,他只是轻描淡写地给我描述了一下,所以我也是一知半解。
4.在军事检察官们否认纸媒报道后,那时他大发雷霆。
5.如果她觉得你很出色,哪怕只是一个方面,那么她就会在一些问题上不会对你那样的吹毛求疵,你的一点小失误她就会大发雷霆。
成语翻译
英语:fall into a violent passion
日语:糒癪玉 (かんしゃくだま)を破裂 (はれつ)する,かんかんに怒 (おこ)る
俄语:метáть грóмы и мóлнии
德语:in Wut geraten <zornig hochfahren>
字义分解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 时间更远:大前年。
◎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大
tài ㄊㄞˋ
◎ 古通“太”。
◎ 古通“泰”。
◎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 散开,分散:发散。
◎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 开始动作:发动。
◎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 姓。
◎ 劈雷,霹雳:雷霆万钧。
◎ 震动:“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