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固定:稳步。稳定。稳固。稳健。稳重(zhòng )。安稳。站稳。稳如泰山。
详细字义
◎ 稳
穩 wěn
〈形〉
(1) (形声。从禾,隐省声。“禾”与粮食有关,有了粮食,心就安定了。本义:安定,平稳)
(2) 同本义 [firm;stable;steady]
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世说新语·排调》
(3) 又如:安稳(稳当;平稳);稳拍拍(稳稳当当);稳惬(稳定使满意);稳善(安稳美好);稳脚(犹稳步);稳疾(安稳而快速);稳平(平稳)
(4) 妥帖;稳妥 [appropriate;proper]
还须奏过了朝廷,才为稳便。——明·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5) 又如:工稳(工整而妥贴);稳顺(妥帖和谐);稳约(稳妥而有准绳);稳善(妥善。作为隐语,指打劫);稳吃三注(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稳协(工稳而协调)
(6) 沉静;稳重 [sedate;staid]。如:稳口深藏舌(缄默不语);稳住架(方言。镇静下来,稳定情绪,沉住气);稳住神儿(沉着冷静,不慌乱);稳堰堰(不慌不忙);稳稳沉沉(稳定沉着的样子);稳稳静静(稳重安静);稳审(稳妥安祥)
(7) 匀称,适度 [well-proportioned;well-balanced]。如:稳身(谓身材匀称,适度);稳称(匀称)
(8) 一定;准定 [sure;certain]。如:稳受(准定受到);稳请(有把握的求取);稳笃笃(形容很有把握);稳打稳(形容很有把握)
词性变化
◎ 稳
穩 wěn
〈动〉
(1) 蹂谷聚。即蹂践聚集的谷粒,使谷壳和米分开 [trample on cereals]
稳,持谷聚。——《广韵》。按:周祖谟校勘记:“持”为“治”。 民国《续修盐城县志》:“稻秕稃聚者谓之稳。《玉篇》‘稳’字训‘蹂谷聚’。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又曰偃子。”
(2) 安顿 [maintain]。如:稳住(安慰住,安顿好)
(3) 诱使人暂缓行动 [stall]
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推买东西去了。——秦简夫《东堂老》
(4) 忍受(如困苦或艰难)而不动摇、屈服或退让 [endure]
我为甚不敢明闻,肋底下插柴自稳。——关汉卿《救风尘》
(5) 搞端正 [get sth.upright]
战袍待稳,絮重更熏香。——《敦煌曲校录》
(6) 〈方〉∶放,搁 [put]
…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张雷《变天记》
[①][wěn]
[《廣韻》烏本切,上混,影。]
亦作“穏1”。“稳1”的繁体字。亦作“2”。
(1)平稳;安定。
(2)妥帖;工稳。
(3)安心;忍受。
(4)犹安顿。含有隐瞒真情,骗人暂缓行动的意思。
(5)匀称,适度。
(6)表示有把握。犹一定,准定。
【卷七】【禾部】穩
蹂榖聚也。一曰安也。从禾,隱省。古通用安隱。烏本切
稳,聚集搓蹂的谷粒,防止谷粒溅散。一种说法认为“稳”是“安”的意思。字形采用“禾”作边旁,用有所省略的“隱”作声旁。古 代通用“安”与“隱”。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如:稳说文解字,可方便查询说文解字。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唐朝·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宋朝·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三君八覆俱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宋·王正功《独秀峰石刻其一》
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 唐朝·白居易《安稳眠》
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 宋朝·朱敦儒《风流子·吴越东风起》
软绫腰褥薄绵被,凉冷秋天稳暖身。—— 唐朝·白居易《晓眠后寄杨户部》
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 明·孙蕡《下瞿塘》
稳坐虎皮挥麈毛,岂知春雨客毡寒。—— 宋朝·刘克庄《蔡伟叔讲通书》
从来三峡号至险,高牙稳泛如游嬉。—— 宋·钱鍪《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