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泪俱下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shēng lèi jù xià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释义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成语出处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成语用法
声泪俱下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辩形
声泪俱下与“痛哭流涕”有别:声泪俱下侧重于形容激动;“痛哭流涕”侧重于形容痛苦。
成语造句
1.大臣们看到这番景象,马上就跪在了地上,开始声泪俱下。
2.兄弟就是给你找再大麻烦也只是吐吐舌头向你表示歉意,而不会声泪俱下求你原谅。
3.严冬心里声泪俱下,这真是个百变魔女啊。
4.在报告上,目击证人和幸存者们声泪俱下的谴责斯密斯。
5.随即却又声泪俱下,哭得那么悲切。
成语翻译
英语:in a tearful voice
日语:涙声 (なみだごえ)になって
俄语:говорить сквозь слёзы
法语:avoir des larmes dans la voix <parler en versant des larmes>
成语谜语
一语一辛酸(打一成语) | 哭喊均非上策(打一成语) | 眉(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 名誉:名声。
◎ 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 全,都:百废俱兴。声色俱厉。
◎ 一起;在一起:俱乐部。君与俱来。
◎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
◎ 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
◎ 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
◎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 进入:下海。
◎ 投送:下书。
◎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
◎ 谦辞:在下。下官。
◎ 颁布:下令。
◎ 攻克:攻下。
◎ 卸掉:下货。把他的枪下了。
◎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 退让:争执不下。
◎ 做出判断:下结论。
◎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下。
◎ 用在名词后边(a.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b.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
◎ 用在动词后边(a.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b.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c.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
◎ 少于:不下二百人。
◎ 动物生产:鸡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