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相关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xiū qī xiāng guān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释义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成语出处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成语辩形
休戚相关和“休戚与共”;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戚相关重在忧喜祸福的相互关联;“休戚与共”重在忧喜祸共同承受。
成语典故
- 出处《国语 周语下》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就非常高兴。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成语造句
1.每个人,都在寻找和他生命休戚相关的另一半。
2.经济水平与和平休戚相关,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经济。
3.元末农民起义以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许多与发展生产休戚相关的政策。
4.这里家家互通有无,不分彼此,休戚相关,情同骨肉,这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女织,人人勤俭。
5.商业将整个人类联系成互相依赖、休戚相关的同胞兄弟。
成语翻译
英语:mutually affected
日语:喜び悲しみを共(とも)にする
俄语:делить радость и горе <жить общими интересами>
德语:durch ein gemeinsames Schicksal miteinander eng verbunden sein
法语:partager la bonne ou la mauvaise fortune <partager le destin>
成语谜语
一身做事一身当(打一成语) | 含笑会云长(打一成语) | 不要任人唯亲(打一成语) | 愿与云长同年同月同日生 (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歇息:休整。休假。休闲。离休。
◎ 停止:休业。
◎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休妻。
◎ 不要:休想。休提。
◎ 吉庆,美善,福禄:休咎(吉凶)。
◎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休。
◎ 辞去官职:休官。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外戚。戚族。戚友。
◎ 忧愁,悲哀:戚然。凄戚。哀戚。休戚。
◎ 古代兵器,像斧。
◎ 姓。
◎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 姓。
◎ 闭,合拢:关门。关闭。关张。关停并转(zhǎn)。
◎ 拘禁:关押。关禁。
◎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隘。关卡(qiǎ)。关塞(sài)。关津。嘉峪关。
◎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关。关税。
◎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关节。难关。年关。
◎ 牵连,联属:关连。关联。关心。关涉。关乎。关注。关于。有关。
◎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关饷。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