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物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yán zhī wú wù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释义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成语辩形
言之无物和“空话连篇”;都可形容讲话或写文章空洞。但言之无物偏重在用不着的话多。
成语造句
1.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2.我念头转得太快,简直来有及写,因此有时候收信人读到我的信,反而觉得言之无物。
3.如果你没有表达的东西,老用电影去表达其实言之无物的东西,对你、对看电影的人、对胶片都是浪费。
4.八股讲究审题、破题、扣题,通常要引经据典,考生华华丽丽卖弄着骈四六句,看似文采飞扬,实际上却往往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5.若是有所得,如此软文我也乐意追着看;若是废话连篇言之无物,再怎么身家清白的文字我都懒得瞧上一眼。
成语翻译
英语:speech devoid of substance
日语:文章(ぶんしょう)や言論(げんろん)に内容(ないよう)がない
俄语:беспредметный <пустой>
成语谜语
不说东,不道西(打一成语) | 报失·卷帘格(打一成语) | 空白(打一成语) | 回答东西找不到(打一成语)
字义分解
◎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 语助词,无义: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 姓。
◎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 内容,实质:言之有物。
◎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