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大放厥词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
厥;不能写作“决”或“绝”。
1.郭先生远来是客,孤应当礼遇一番,但先生却在这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孤怎可坐视不理?曹丞相手下虽然兵强马壮,但我江东军民却也不会任人宰割。
2.不过他的确有资格说这个话,蓝湖城大大小小的官绅宗主就没有慕容家不认识的,这么一个小子闯进来大放厥词,扔出去也是看在慕容婉素的面子上。
3.跟切嗣和韦伯一样,通过使魔的视觉和听觉秘密地监视着的远坂时臣也看到了贞德的所有举动,听到了她的大放厥词。
4.真得抽空跟你好好讲讲这方面的东西,省得你老在我面前不懂装懂,大放厥词。
5.在意大利,出租车司机通常分为三大类:全程大放厥词型,透过沉默驾驶宣告愤世嫉俗立场型,还有不断描述其碰到的这个或那个乘客以纯粹叙述进行自我减压的那种类型。翁贝托·埃科。
英语:talk a lot of nonsense
日语:大いに気炎 (きえん)を吐 (は)く,やだらに議論を吐く
法语:faire de grands discours erronés <pér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