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
基础信息
成语读音:xìn kǒu cí huáng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成语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雌;不能读作“chí”。
成语释义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成语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成语用法
信口雌黄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辩形
信口雌黄和“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信口雌黄多指妄加评论、随意诬蔑乃至制造谰言;带有歪曲和捏造事实的意思;语义比“信口开河”更重;“信口开河”有时含有说话漫无边际的意思;可用于他人和自己。
成语典故
-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成语造句
1.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2.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3.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4.他专爱信口雌黄,说些无中生有的话,陷害他人。
5.我倒是觉得跟那些信口雌黄污蔑真理的人辩论很可耻。
成语翻译
英语:speak at random
日语:口から出 (で)まかせを言う
俄语:нелепные выпады <нáглая ложь>
字义分解
◎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 崇奉:信仰。信徒。
◎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 同“芯2”。
◎ 姓。
◎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 姓。